1891年,瑞士人Karl Elsener是最早制作瑞士軍刀的人。當時的瑞士軍刀有木制的手柄(今日多為塑膠和金屬制),并僅有兩種工具,分別是螺絲起子,和開罐器。在1897年時,Karl Elsener發明了新的彈簧,瑞士軍刀才開始能夠裝進比較多的工具。1890年代是瑞士軍方開始使用瑞士自制刀子的年代,過去他們都采用德國制的刀子。
1909年,Karl Elsener開始在瑞士軍刀的紅色握把上刻白色十字盾牌來做商標,并以母親之名Victoria來命名這個產品,創立了Victorinox(維氏)。1940年代,駐歐洲的美軍相當喜愛這種多用途的小刀,但因不會發德語Offiziermesser的音(德文原意為“軍官刀”),便稱此刀為Swiss Army Knife(瑞士軍刀)。至2013年Victorinox依然在供應瑞士軍方這種小刀。另一家向瑞士軍方供應瑞士軍刀的公司是Wenger(威戈)。除了這兩家公司以外,還有眾多的廠商生產類似的多用途工具刀。但是一般只有Victorinox和Wenger的產品才被認為是正宗的瑞士軍刀。2005年維氏兼并了威戈。2008年2月,瑞士軍備局對包括維氏公司在內的7家國內外廠商提供的新軍刀進行了評估。7月,有關部門對軍刀質量、技術性能進行分析后,認為維氏公司生產的軍刀性價比最佳。
發展歷程
1884:1884年1月1日,維氏的始創人卡爾.埃爾森納先生(Mr. Karl Elsener)在瑞士施夫州(Schwyz)宜溪鎮(Ibach)開辦了他的刀具工場。
1891:卡爾.埃爾森納先生開始成立瑞士刀匠大師協會的工作,他的目的是聯合所有瑞士的刀匠以完成個體工匠所無法完成的工作——為瑞士軍方生產「袋裝」刀具。
1897年6月12日,埃爾森納將為他帶來財富的軍官刀(Officers` Knife)和體育軍刀(Sports Knife)的設計進行了注冊。這就是后來廣為世人傳誦的正宗瑞士軍刀。
1909年,他的母親去世,為紀念母親,埃爾森納將母親的名字——維多利亞(Victoria)——作為產品的商標。同一年,瑞士政府允許埃爾森納在其所有的刀具上印上瑞士的標記,即一個嵌入紅色纖維手柄刀面的十字外加盾牌。至今已沿用超過120年。
1921:1921年生產不銹鋼的技術日趨成熟,維氏開始采用這種新材料生產刀具,在公司的商標中又添加了法語Inoxydable(意為不生銹的),后來又縮略為Inoxyd,最后和公司的名稱合拼為VICTORINOX。
1931:1931年,鍛造車間旁又加蓋了一個側樓作為當時世界上首個全電氣化的鋼鐵硬化車間。
1945:1945年至1949年間,大量的軍刀通過美國軍事學院的商店銷售給美國陸軍、海軍以及空軍,瑞士軍刀從此享譽世界。美國軍官和士兵們把瑞士的軍官刀具簡稱為「瑞士軍刀」(Swiss Army Knife)。今天這個名稱已成為多用途「袋裝」刀具的代名詞了。
1984:公司把工廠和辦公面積擴大了一倍。810名員工創造的年利潤超過八千萬瑞士法郎。
1989:Victorinox維氏用瑞士軍表(SABI)的商標進入美國表業市場。
1992:公司在日本開設了它自己的銷售子公司。隨后又開辦了更多的分部。
1999:公司擴大它的制表業,在瑞士表業基地侏羅(Jura)的邦佛(Bonfol)開設了Victorinox維氏制表股份公司 (Victorinox Watch SA)。
2000:成立維氏基金,Victorinox AG擁有75%股權,另外15%股權由Carl and Elise Elsener-Gut慈善基金擁有。
2001:Victorinox維氏在紐約時髦的Soho地帶打開了它首家專賣店的店門。
2002:美國代理商SABI被私有化。
2003:Victorinox維氏接過了美國公司Wenger NA的所有權和瑞士軍隊香水的牌子。
2006:Victorinox維氏制表股份公司(Victorinox Watch SA)從邦佛(Bonfol)搬到配有新制表設備的工廠:侏羅州的博朗特呂(Porrentruy, Jura)。
2013年3月9日,以“威戈(Wenger)120周年中國行”為主題的新聞發布在UTC行家總部舉行。純正瑞士軍刀品牌:威戈(WENGER)CEO MR. PETERHUG以及UTC行家CEO孔衛紅女士出席會議并先后發表講話。